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。

如宋代罗愿的《尔雅翼》有“兰之叶如莎,首春则发。

花甚芳香,大抵生于森林之中,微风过之,其香蔼然达于外,故曰芝兰。

江南兰只在春劳,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”

之说。

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《金漳兰谱》可以说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,也是世界上》许多诗篇中,都写到自已如何滋兰、培兰、纫兰、搴兰、刈兰。

他对兰寄以无限的希望: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枝叶之峻茂兮,愿俟时乎整吾将刈。”

他以兰为友,将兰作为知音:“时暧暧其将罢兮,结幽兰而延伫。”

他将兰作为佩物,表示自已芳草自洁的情操:“扈江离与薜芷伫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

他又担心兰在秋风寒露中枯萎而从俗,变节而不芳:“时缤纷以变易兮,又何可以淹留?兰芷变而不芳兮,荃莆化而为茅。”

以上仅是《离骚》中所举到的几个兰的例子,可见屈原是何等爱兰、颂兰,寄情于兰,托兰以讽,兰在这里不是简单的比喻或触物起兴,而是一种象征,一种寄寓,一种精神与品格的化身。

古往今来,描写兰花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,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也是很多画家绘画的题材。

《咏幽兰》

婀娜花姿碧叶长,风来难隐谷中香。

不因纫取堪为佩,纵使无人亦自芳。

程樊《咏怀》

兰为王者香,芬馥清风里。

从来岩穴姿,不竞繁华美。

曹寅《冬兰》

冬草漫寒碧,幽兰亦作花。

清如辟谷士,瘦似琢诗家。

丛秀几钗股,顶分双髻丫。

夕窗香思发,风影欲篝纱。

兰花之美之幽静馨香,令人折服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