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零一章 脱困捌
沈放惊讶莫名,他对书法一知半解,自己字也写的马虎。
但他从未见人写字,是一线一线,如同画出来一般。
眼前这个“绝”
字,似是瞬间写就,却又如同一线一线,慢慢堆积了许久许久。
老翁继续落笔,下一个字却不是倒书,而是正面书写。
沈放见他落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虞子墨嗤笑一声,正想说话,话到嘴边,忽然又改了主意,道:“好,看完便还。”
将那本书揣入怀中。
两人当夜就在宿州住下。
沈放一夜不能安睡,自己定是遇到了了不得的人物。
但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,好像感悟了许多,却为何清醒过来,又是一无所获。
旁边一屋,虞子墨却是没睡,点起灯,将那本《辛稼轩集》,翻了又翻。
一夜无话,次日天明,两人出了宿州,继续向南而去。
沈放心中犹豫,一路想的都是昨日奇遇。
有心在城中寻访那老翁下落,又不欲虞子墨生疑,更记挂萧平安状况。
左思右想,还是日后再说。
宿州城距淮河还有一百六十余里。
两人沿官道直下,距离萧平安渡河之处,却要向西偏了二三十里。
但此地对岸,一样属于钟离县地界。
沈放心急,一日便赶到了淮河之畔。
到达之际,天色将黑未黑。
望淮河南岸,天高云低,一排大树,绘出一列长枪阵影。
凉风轻拂,驰目骋怀,虞子墨吟道:“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
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
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他有感而发,情不自禁,中气十足,声音自河面远远传了出去。
片刻河边忽起洞箫之声,曲意婉转中带激昂,奏的正是一曲“念奴娇”
。
虞子墨喜道:“不想有知音在此。”
兴冲冲朝河岸而去。
他念的乃是苏轼的《赤壁赋》,此人以“念奴娇”
作答,岂不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。
宋后念奴娇,自无出东坡先生“赤壁怀古”
者。
洞箫声不停,下到河岸之边,就见缓坡之下,泊着一艘小船。
船上已经盏灯,灯光洒在水面之上,金光粼粼。
虞子墨待一曲终了,方才扬声道:“不知哪位雅士在此,请奉清音。”
船中有人笑道:“佳客请上船一叙。”
喜欢无双群侠传请大家收藏:()无双群侠传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